個股研究分享–中國水務(0855.HK)–中國水資源概念股

中國水資源概念股—- 中國水務(0855.HK)

     中國水務前身是1998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易達興業電子公司」。2003年時,曾在中國水利部任職的中國水務現任董事長段傳良收購該公司,然後開始將公司業務由電子產品逐漸轉型成經營中國的自來水業務。目前營收內容主要來自於供水業務(自來水、直飲水)82.6%及環保業務(主要是污水處理)11.6%,經營範圍遍及中國各省超過60個縣市。相較港股其他水務同業如北控水務(0371.HK)、光大水務(1857.HK)營收內容主要以污水處理為主,中國水務是港股水務產業中少數以供水業務為主的公司。據2021年度財報,主要股東為董事長段傳良持股比例29.71、日本歐力士集團18.37、其他董監事合計約4.43

(圖片若看不清楚請點擊放大)

中國水務歷史獲利長期趨勢向上,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     中國用水人口持續提升:

                 隨著中國城鎮化、人口增加及國民經濟水平提高,全中國用水人口持續增加。

 

2、     中國水價上調趨勢:

                中國水價收入比率遠低於世界大部份國家,但是中國有水資源缺乏(人均水資源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資源地域分配不均(80%水資源在長江及中國南方地區)、水污染嚴重及用水人口數量上升等問題。為讓民眾節約用水及改善水資源品質,中國水價目前長期趨勢向上。

 

3、     中國推廣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私營合作制:

                承上面2點,中國的水務行業原本大多為政府擁有,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採取放寬行業限制引入競爭機制,以便提升經營效率低下的國有水務系統。以中國水務的狀況為例,通常會以中國水務佔股51~60%,地方政府佔股40~49%成立合資公司經營地區水務業務。

 

4、     特許經營地區壟斷:

                 同一個地區的水管網絡並不會重複建設,一個城市通常只會有一家水務公司,用水又是人民剛性需求,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小。中國水務與地方政府的合資公司在期限內(通常是30)擁有特許經營權,期限屆滿後亦有優先延續特許經營的權利。所以中國水務擁有長期而穩定的營業現金流。

 

5、     籌資較容易:

                承第4點,因為擁有穩定營業現金流加上中國水務是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對銀行及對資本市場籌資較容易,有利取得資金持續購併各地區水務相關公司維持營運成長。

 

6、     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增強:

                  由於城鎮化和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城市近年來污水產生量和處理量呈上升趨勢。中國水務污水處理方面的營收也同步呈長期上升的趨勢。

 

7、     市場高度分散:

                  中國的水務行業大多為政府擁有,市場呈現高度分散狀態。以企業模式營運的項目佔比不算多,提供行業成長空間。

 

8、     稱職的經營階層:

                   經營階層表現算稱職且擁有水務行業方面的人脈利於拓展業務。

 

然而中國水務這檔個股也有一些缺點,列舉如下:

 

1、     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

因為水務行業初期投資建設的資金需求量大但回收期長,而且還要向外購併其它地區的水務公司擴大營運範圍。所以雖然中國水務的營業現金流穩定而且趨勢是往上增加,但投資現金流也大致是一直往上增加,所以長期以來它的自由現金流大多一直保持負數。為彌補資金缺口,需要從資本市場及銀行等管道取得資金。

                 註:自由現金流量(英語:Free cash flow to the firm (FCFF)),是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是從營運來的現金流量扣減維持現有營運所需的資本支出和稅金後之餘額。(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2、     負債有點高:

                 據2021年財報,負債比率64%,貸款利息逐年成長,由2014年的2.39億元港幣成長至2021年的8.26億元港幣。不過稅後獲利則是從2014年的2.81億元港幣成長至2021年的16.92億元港幣。利息與稅後獲利的比例由1:1.18改善至1:2.05

 

3、     監管嚴格:

水務行業畢竟是公用事業,受政府監管嚴格且水價調整需遵循政府規定,無法任意依市場狀況漲價。

 

然而基於以下幾點理由我還是進場買進:

 

1、     籌碼集中且董事長一直增加持股:

                中國水務經營階層和大股東歐力士集團合計持股52.51%,董監事持股高籌碼集中。另外董事長段傳良的持股比率由最低時的2007財會年度的12.2%開始逐年上升至2021財會年度的29.71%。雖然段先生增加持股的主要方式應該是靠認購公司給的選擇權而不是在香港股市上用市場價格買進。但至少認購後有留著讓持股增加,而不是選擇賣掉。以上的情況顯示經營團隊及大股東對公司營運具有高度的信心,這點讓我增加不少持股信心。因為我比較相信經營階層用自己的「錢」挺公司營運,而不是只用自己的「嘴」挺公司的營運。經營階層的「嘴」常常會花言巧語,經營階層的「錢」則常常是誠實可信。

 

2、     殖利率穩定:

                中國水務自2009年開始至2014年每年配股息每股0.05元港幣,然後從2015年起股息逐年穩定上升至2021年的0.31元港幣。以我的平均持股成本8.69元計算殖利率約為3.57%還算不差。

 

3、     水資源概念:

                地球表面雖然有71%的面積由水覆蓋,但人類可用的淡水水資源非常有限。目前根據研究組織估計,全球大概有1/326億的人口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國家,其中更有約17億的人生活在極度缺水的地方。而缺乏水資源這問題並不是個短期現象,而是正在發生的長期趨勢,目前預計至2050年全球會有一半的人口活在缺水的地區。水資源概念相關個股,一直是近代國際股市裡的一個重要題材,我相信未來也會一樣。搭上這個題材,股價多頭時多少有助漲勢。

 

4、     水價新政策

 

中國的《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以及《城鎮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於20216月通過,並於同年101日開始實施。新辦法中的一些新規定,例如准許收益由按淨資産利潤率計算改爲投資資本回報率。相對舊規則,在新規則下的准許收益理論上可高出7.5%。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級差由1:1.5:2提升至1:1.5:3。這些新規定實施,讓水務公司調價機制更加清晰,水價有望提升,也讓水務相關公司獲利更有成長性也更具投資價值。

 

5、     股價轉強且有安全邊際:

               

                 中國水務的獲利長期趨勢向上,最近期20213月結算的2021財會年度稅後EPS1.063元為歷史獲利的最高記錄。因為業務有壟斷性質,用水又是人民剛性需 求。    所以在既有業務穩固,已營運地區新管路不斷舖設並持續購併其它新地區水務公司的狀況下。考量它過往的獲利成長速度及新政策的加持,我預期中國  水務至少近幾年內應該仍可預期繼續維持過往穩健成長的步調。長期應該也很有機會維持成長表現但需持續做滾動式的觀察。

中國水務過往股價在波段高點時的本益比大概在14.6~20倍間,2007年時甚至股價炒高到本益比100倍。以2021財會年度的EPS1.063元計算,我的持股成本8.69元港幣本益比大概在8倍左右,不論看歷史相對數字或是絕對數字,8倍本益比都還不算高。而2003年公司改制後股價歷史最高價出現在20187月的10.62元。2018財會年度的EPS0.726元。我進場時的持股成本比股價歷史高點低18.2%,2021財會年度的每股獲利卻比當時高46.4%。而且可預期的未來有很高機率獲利還會持續往上,我認為目前股價具有安全邊際。另外進場時的股價也有結束長期震蘯整理開始長期趨勢轉強的現象(寫這篇文章時股價大趨勢還是向上但短線正在回擋轉弱),有機會不必等待太久就有獲利機會。

 

6、了解公用事業股的特性以及巴菲特的案例:

我在研究中國水務的過程中一直對它負債比率有點偏高以及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這幾點很介意,也因此遲遲讓我不敢下定決心進場買進。由於我對投資公共事業相關的股票很陌生,所以我上網去找一些公共事業股投資的相關文章。其中一篇由「Mr.Market市場先生」在202011月所寫的「公用事業投資入門:什麼是公用事業?投資有什麼優勢和風險?」就很具參考性。這篇文章讓我更了解投資公用事業股票有那些地方需要注意。像文章裡就有寫到水電、能源、瓦斯這些公用事業股,大多數都會因為資本投入大而債務比例偏高,這算是公用事業股共同的特色。

 

另外我還找到一篇由「JC財經觀點」版主在20207月所寫的文章「巴菲特終於出手,買進近百億美元天然氣資產!這次投資人該跟股神一起投資嗎?」。文章內容是在探討巴菲特當時買進的一檔公用事業股票,美國的能源公司道明尼(Dominion Energy)。道明尼和中國水務一樣,因為資本支出大所以長期自由現金流為負。不過道明尼在巴菲特投資的前2年自由現金流已開始轉正,負債比例也較中國水務低。而中國水務則是歷史營收及獲利成長率較道明尼高。

 

     在對公用事業股的特性更加了解,以及股神巴菲特投資的公司也有和中國水務類似的財務特徵,讓我對投資中國水務這件事比較放心。而且我覺得中國水務長期自由現金流為負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太難解決的問題。如果未來有天債務真的大到讓公司有壓力時,經營階層只要把投資的腳步放緩,例如不要再積極購併其它水務公司等措施,讓投資現金流出不要這麼大就能解決。(當然,這樣未來的營收獲利成長速度也會放緩)。中國水務並不是像其它製造業的公司一樣,如果資本支出不夠大就可能失去競爭力而被市場淘汰。因為它業務的壟斷特性,就算不購併其它水務公司,它原來的業務還是可以營運的好好的,不必擔心被競爭對手搶去生意。何況董事長段傳良自己都一直在增加持股,他自己也有大量的財富壓在這家公司身上,公司利益和他個人的利益一致。經營方面自然會做妥適的處理,比較不用擔心他會亂搞或放任債務惡化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注意事項:

單純分享個股研究並非推薦買進,依我過往的記錄我也蠻常會犯錯的(像這檔我目前就是套牢狀態),只是我犯錯會做修正,所以才一直在市場上活到現在。 我主要是做波段價差獲利並非長期投資,所以股票隨時可能會賣出(搞不好我明天就賣也不一定),賣出時也不見得會公告。畢竟要賣股票如果還必須要跟人報告,這樣會對我的操作造成壓力及妨礙。

如要跟單風險請自負

『我的操作之旅:踏上專業投資人之路』購書網址

您的支持,是我們持續分享的動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