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豆府官網
發展沿革:
豆府餐飲集團是董事長吳柏勳和總經理兼表哥的吳孟哲於2008年創立,起家的餐飲品牌是『涓豆腐』。早期的『涓豆腐』代理韓國最大豆腐鍋品牌DKORE(當時叫JBSD北昌洞嫩豆腐),菜色也跟韓國的DKORE類似主打豆腐鍋,經營型態類似台灣的三商巧福。後來豆府集團保留一部份傳統韓式口味菜色,並增加及改良一些適合台灣人的菜色,變成如今的樣子。不但吃的到原本招牌的豆腐煲,也有韓式炸雞、醬燒烤肉、起司烘蛋…等等更豐富的菜色。後來更陸續創立或引進幾個韓式及非韓式料理品牌,集團營收獲利及總店數長期以來一直呈現成長的趨勢。

集團現況:
目前整個豆府餐飲集團共有7個餐飲品牌,截至2024年2月底包括精緻韓式料理的「涓豆腐」(23店)、主打豆腐鍋的「北村豆腐家」(19店)、精緻韓式定食的「韓姜熙的小廚房」(15店)、中高檔韓式烤肉的「姜滿堂」(4店)、越南百年河粉品牌「飛機河粉」(2店)、米其林推薦(在泰國)的泰式炒河粉品牌「帕泰家」(6店)、中式麵食品牌「阿達師的五星麵舖」(3店)。集團2023年年營收30.99億,員工約2300人(2023年9月30日),7品牌合計72家分店(2024年2月底)。至2023年/9/30各品牌的營收佔比及分店數量如下方圖片所示。

資料來源:豆府2023年11月16日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簡報
除了『姜滿堂』的客單價是500元以上,其餘品牌的客單價在500元以下

資料來源:豆府2023年11月16日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簡報
海外市場:
2019年初,豆府曾經自創品牌『GOT CHICKEN』在越南胡志明市開設炸雞店。但後來就沒什麼這個品牌的消息,也沒列在豆府的官網上,應該是已經收掉了。目前豆府集團所有分店都是開在台灣,海外沒有任何分店。而在2023年9月份時,豆府參加經濟部商業司為了協助台灣連鎖加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而邀請海外買主來台交流舉辦的活動。促成了「豆府」和新加坡「Paloe Private Limited」合作,規劃將前往新加坡展店。同時與越南「Dai Phat COMP」合作,將於當地打造新品牌適地發展。

2023年的10月份時豆府也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向海外人士用全英文介紹豆府集團的影片。雖然觀看次數很少,但至少代表有這個企圖。另外豆府經營團隊在2023年11月15日櫃買市場舉辦的業績發表會中有提到。台灣本土市場畢竟有限,會在海外市場積極尋求展店機會,不過為了降低風險會和比較了解當地市場的在地企業一起合作,不會自己單獨進入該國市場。所以從以上豆府經營團隊的言論及行動來看,豆府在海外市場發展這塊是還蠻有企圖心的。而且如果動作快的話,也許2024或2025年就有機會看到豆府和合作夥伴在新加坡開出首間海外店面。

資料來源:YOUTUBE
歷史績效:

資料來源:元富證券「新環球大亨」看盤軟體
如上圖所示,自2015年起豆府一直長期維特營收及獲利成長的趨勢,即使是疫情影響的2020~2022這3年營運表現依舊強勁,僅2021年受疫情嚴重影響營收、獲利呈現衰退,但2022年隨即恢復成長動能。2023年營收30.99億YOY+28.29%更創歷史年度營收新高。已公佈財報的2023年前3季營收23.13億元YOY+34.6%創同期歷史新高,稅後獲利3.08億元YOY+93.6%提前創年度稅後獲利歷史新高,稅後EPS11.7元則是提前創自2019年上櫃以來的新高記錄。

資料來源:元富證券「新環球大亨」看盤軟體
籌碼面:
豆府董監事持股23.36%,三大法人幾乎沒什麼持股,也沒融資、融券。

資料來源:元富證券「新環球大亨」看盤軟體
如果進一步從其年報公佈的十大股東名單可得知,創辦人吳氏表兄弟及其各自配偶的總持股為38.13%(貝納投資、緯達投資、吳孟哲、吳柏勳、林宜人、李郁卿、傑人投資、安捷投資)。前十大股東及其代表人總持股為64.68%,股權相當集中籌碼非常穩定。豆府的資本額本來就不大僅2.63億,又有將近2/3的持股掌握在前十股東及公司內部人手裡,在外流通籌碼稀少。所以豆府的成交量時常很冷清,有時甚至會一整天成交量是0張。

資料來源:豆府112年年報
財務面:
毛利率:
豆府近幾年毛利率雖不如2018年以前有55%以上的水準,但還是都能保持在50%以上,今年前3季累計毛利率53.74%比去年微幅上升。同業2729瓦城(以下簡稱瓦城)前3季累計毛利率為53.22%,2727王品(以下簡稱王品)47.04%。

資料來源:元富證券「新環球大亨」看盤軟體

資料來源:元富證券「新環球大亨」看盤軟體
稅後淨利率:
豆府的稅後淨利率除了2019年(9.33%)和2021年(8.44%)以外,大致都能維持在10%以上。2023年前3季累計稅後淨利率更達到13.32%近年新高的水準,這表現在台灣餐飲業來講算相當優秀。同業的瓦城自2015年~2022這8年來稅後淨利率最高為2018年的8.2%,2021~2022這2年則是不到4%,2023年前3季累計稅後淨利率為8.95%。
王品自2015年~2022年這8年來稅後淨利率最高為2017年的4.19%,2021年因為虧損為-1%,2023年前3季累計稅後淨利率為6.71%。
豆府的償債能力相較同業也相當強勁,最新的2023年第3季財報其流動比、速動比、負債比分別為226.04%、216.45%、43.76%。同業的瓦城和王品此3項數字分別為82.11%、59.59%、50.03%和113.32%、84.23%、70.94%。
現金及約當現金:
持有現金方面,豆府2023年營收30.99億元,股本2.63億元,至2023年第3季,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有8.64億元超過3個資本額以上。瓦城2023年營收57.23億,股本3.59億元,2023年第3季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3.13億元。王品2023年營收222.26億,股本8.45億元,2023年第3季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23.31億元接近股本的3倍。但是王品可能因為賣出大量餐券的關係,同時也有合約負債30.11億元,此數據瓦城和豆府皆為0元
自由現金流:
豆府2015年~2023年前3季的自由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流-投資現金流),年年皆為正值。

股利政策:
近6年股利分配率皆>85%

資料來源:豆府2020年8月24日法人說明會
其中2020及2022年只配發現金股利時,分配率分別高達90%及98%。這是非常高的水準,由此可見豆府配現金股利的能力相當強勁,不太需要為了資本支出保留盈餘。

資料來源:豆府2023年11月16日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
技術面:
股價在2023年3月份後在歷史相對高檔震蘯盤整,波動範圍在237~290元之間,目前(2024/02/27)股價為268元。

競爭對手:
韓式料理:
1、兩班家集團:
目前豆府在台灣市場最主要的韓式料理競爭對手是兩班家集團。其於1983年開出首店,是台灣開業40年歷史悠久的韓式餐飲集團。旗下共有『兩班家韓式碳烤』(3店)、『兩班家韓式熟成烤肉』(2店)、主打豆腐鍋的『豆腐村』(13店)、銅盤烤肉吃到飽的『高麗園』(6店)、韓式定食『偷飯賊』(4店)、韓式炙燒烤肉定食『盜飯』(1店)、專攻美食街的『韓鶴亭』(10店)、『雪嶽山』(13店)、『首塢爾』(3店)、『妻家房』(1店)、『別味韓定食』(1店),目前共11個品牌57間店面。因為兩班家沒有上市、上櫃,查不出2022及2023年的營收,從媒體報導得知其2021年營收為9.9億元。和豆府不同的是兩班家集團品牌全部皆為韓式料理,沒有其它國家菜系。
2、王品集團:
2022年7月16日,台灣餐飲龍頭王品集團在台北市西門町開出首間韓式料理品牌『初瓦』。目前『初瓦』全台共有4間店,1間在台北、2間在台中、1間在高雄。另外王品集團在2023年12月下旬也在西門町開出韓式烤肉品牌『金咕』的首店。
雖然王品目前韓式料理品牌僅共5間店比豆府和兩班家都少很多。但王品集團是目前台灣最大也是唯一年度營收突破200億元的餐飲集團,集團實力強勁。2023年營收222.26億元YOY+21.66%
3、風間餐飲:
台中知名燒肉店『KAZAMA燒肉風間』母公司,旗下擁有4個品牌。其中和韓式料理有關的有『FOND訪韓國傳統豆腐鍋』(5間店,2021年5月創立)、『RIBBON醴本韓國正統燒肉』(1間店,2020年8月創立)
4、其它對手:
可能因為韓式料理是台灣市場成長速度比較快的菜系,除了王品集團、風間餐飲之外還有一些餐飲集團都紛紛進軍台灣韓式料理市場。像登上興櫃的火鍋巨頭7723築間,於2023年底在台中開出首間韓式烤肉品牌「紫木槿」、台中知名燒肉品牌屋馬2023年也開出韓式料理首個品牌「金韓食」等等。除了大型餐飲集團,台灣各地還有許多個別的小型韓式餐廳。
泰式料理:
1、瓦城泰統集團:
台灣最大泰式餐飲集團,共8品牌146家店(2023年11月),其中屬於泰式的有3個品牌包括『瓦城』(66店)、『非常泰』(6店)、『大心』(29店)合計超過百店。另外在2023年底還新創一個泰式炒河粉新品牌BO BO,首店開在新莊宏匯廣場。瓦城泰統2023年營收57.23億元,YOY+26.1%
2、饗賓集團:
擁有『饗食天堂』、『開飯川食堂』等知名餐飲品牌的饗賓集團,共有10品牌77間門市,其中有5個品牌29間門市是中大型自助餐廳,為台灣自助餐廳的龍頭。旗下的泰式料理品牌『饗泰多』有13間門市。
3、金田餐飲:
擁有6品牌26間門市,其中泰式料理品牌有NARA Thai Cuisine(9店)、LADY NARA(7店)。
台灣泰式餐廳太多,以上僅列舉幾間我知道有比較多分店的餐廳
越南河粉:
除了豆府的『飛機河粉』之外,目前我並沒看到有大型餐飲集團連鎖經營這塊市場。『飛機河粉』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分散台灣各地的無數越南河粉店。
中式麵食:
中式麵食的種類太多,我目前看到產品最類似也最多人拿來和豆府的『阿達師的五星麵舖』比較的就是『大師兄銷魂麵舖』(17店)。
超級棒的分析👍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