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
1、股票市場本質上具有欺騙投資人的特性。跟隨其他每個人當時在做的事去做,或者自己內心不可抗拒的吶喊去做,事後往往證明是錯的。
2、投資人需要具備的能,是區辨提供絕佳投資機會的少數公司,以及為數遠多於此,但未來只能略為成功或徹底失敗的公司。
3、到處打聽消息的投資人,必須能夠十分確定,他的資訊來源絕不會曝光。此後他必須嚴守這個政策,否則提供資訊惹來麻煩的顧忌,將使別人不敢表達不利的意見。
4、研究一家公司時,如果不同的資訊來源很多,就沒理由相信獲得的每一份資料彼此相互吻合。實際上,你根本不必指望會有這樣的事。
5、尋找優良普通股的十五個要點:
①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夠大幅成長?
②管理階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產品或製程,在目前富有吸引力的產品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進一步提高總銷售潛力?
③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④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⑤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遠離利潤率低或邊際公司)
⑥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⑦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係是不是很好?
⑧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關係很好嗎?
⑨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高階管理人員是否虛心歡迎並樂於評估員工提出的建議,即使這些建議有時嚴厲批判目前的管理實務?
⑩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得多好?
⑪是不是有其他的經營層面,尤其是本行業較為獨特的地方,投資人能夠得到重要的線索,曉得一公司相對於競爭同業,可能多突出?
⑫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⑬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因為成長而必須發行股票,以取得足夠的資金,使得發行在外股數增加,現有持股人的利益將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⑭管理階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⑮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6、工商業景氣循環反覆無常,也嚴重影響逐年的比較,所以說,不應以年為基礎,判斷營業額有無成長,而應以好幾年為一個單位。
7、優異的生產、銷售、研究或可視為成功的三大支柱。說其中對一比另一重要,就像說心、肺、消化道裡面的一個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最重要的器官。人要生存,所有的器官都不可或缺,而且所有的器官都必須健康,才會身強體壯。
8、在公司所在地支付的工資高於平均水準,但盈餘也高於平均水準的公司,勞資關係可能不錯。如果公司的盈餘有很大一部份源於支付低於所在地標準水準的工資,投資人如買它的股票,遲早可能嚐到嚴重的苦果。
9、不管是什麼理由,凡是保留壞消息或設法隱匿壞消息的公司,投資人最好不要納入選股考量對象中。
10、不管其他所有的事務得到多高的評價,如果管理階層對股東有無強烈的受託感一事,令人深感懷疑的話,投資人絕不要認真考慮投資這樣一家公司。
11、幾乎所有的普通股投資,目標都應該放在長期賺得厚利上。
12、如果你能精挑細選幾樣投資,則運氣好壞大致可以互抵消。
13、成長股不只在資本增值方面表現出色,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因為公司不斷成長,股利報酬也有同樣不俗的演出。
14、我相信預測景氣趨勢的經濟學,不妨視為有如中世紀的煉金術,不能和今天的化學相提並論。
15、五股影響股市的強大力量①景氣現狀②利率趨勢③政府對投資和私人企業的整體態度④通貨膨脹的長期趨勢⑤新發明和新技影響舊行業。<—-⑤可能是最強的一種
16、賣出的3個理由①原始買進動作犯下錯②隨著時間流逝,一家公司發生變化,不再和當初買進時相近③找到更好的股票進行換股
17、由於擔心大盤可能如何而延後買進值得投資的股票,長期而言,是損失慘重的做法,因為投資人忽視了他相當肯定的強大影響力量,反而擔心沒那麼強的力量。
18、要判斷幾年後平均盈餘有沒有可能大幅上升,他們(高階主管)和投資人的能力相當接近。但到底增加多少,或者到底那一年會有這種增幅,通常必須猜測很多變數,根本不可能預測得很準確。
19、成功的同學收入已經增加,而不成功的同學未來增加的空間仍大,這樣的說法可能相當愚蠢。(指賣出漲幅大的股票換成漲幅小的股票時的狀況)
20、如果當初買進普通股時,事情做的很正確,則賣出時機是—幾乎永遠不會到來。
21、投資人五不原則
①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公司:能參考的資料少
②不要因為一支好股票在「店頭市場」交易,就棄之不顧。
③不要因為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格調」,就去買該公司的股票:就像看到廣告就去買東西
④不要以為一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有些股票乍看之下價格顯得過高,仔細分析之後,卻是非常便宜的股票。
⑤不要錙銖必較:(不計價買進或賣出,不要省小錢賠大錢)
22、投資人另五不原則
①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害怕一個籃子裡有太多蛋,使得他們買進太少自己徹底暸解的公司,買進太多自己根本不暸解的公司。
②不要擔心在戰爭陰影籠罩下買進股票:有戰爭威脅時慢慢買進,戰爭一發生,大幅加快買進。所買公司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必需在戰時仍有需求,或者能轉換設備。
③不要受無關緊要事務的影響:以前的盈餘統計數字、特別是每股價格區間,往往「無關宏旨」。
④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
⑤不要隨群眾起舞
23、如果我沒辦法得到想要的很多資訊,我會放棄研究調查,另找目標。投資要賺得大錢,你考慮的每項投資不需要都獲得某些答案。反之,你需要的是少數實際購買的股票的到許多正確的答案。
24、要如何找到高成長的股票①參考其他高手的選股(4/5)②業內朋友提供的線索(1/5)
25、公司回答特定問題和討論重要事務時,願意談得多深入–幾乎完全取決於對每位訪客能力的評估。
26、在股票市場,強健的神經系統比聰明的頭腦還重要。莎士比亞可能無意間總結了普通股投資成功的歷程:「凡人經歷狂風巨浪才有財富。」
27、任何事的成功有賴於2個I和1個H的原則:Integrity誠信正直、Ingenuity聰明才智、Hard work努力工作。
28、保守型投資工具的第一個構面:生產成本低(至少大部份產品線必須是生產成本最低的製造商)、強大的行銷組織、傑出的研究和技術努力、財務能力、
29、保守型投資工具的第二個構面:人的因素(1、這家公司必須體認它置身的世界,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2、公司必須持續不斷努力,讓每個階層的員工,從新進藍領或白領勞到最高階管理人員,覺得公司是工作的好場所,而且那是真實的感覺,不是宣傳之詞 3、管理階層必須願意以身作則,遵守公司成長所需的戒律)
30、保守型投資工具的第三個構面:若干企業的投資特質(在可預見的將來,有可能長久維持高於平均水準的獲利力)
31、管理良好的公司大致上能夠無限期維持高於平均水準利潤率的一些特質。例如「規模經濟」、「跨學科技術性公司」–>這家公司能做什麼事,其他公司沒辦法做的那麼好?
32、保守型投資工具的第三個構面:價格(本益比) (保守型投資人對某支股票感興趣時,一定要瞭解金融圈目前對該公司所處行業的評價性質。)
33、任何個別普通股相對於整體股市,每次價格大幅波動,都是因為金融圈對那支股票的「評價」發生變化。
34、任何個股不會因為該公司實際發生的事情,或將發生的事情,而在任何時間點上漲或下跌。它是因為金融圈對正在發生的事以及將發生的事,目前持有的共同看法而上漲或下跌,不管這種共同的看法和真正發生或將發生的事差多遠。
35、本益比上升往往比每股盈餘實際上升更重要
36、改變的是「強調的重點」,不是事實的真相。
37、未來的盈餘繼續成長的可能性越高,投資人負擔的起的本益比越高。
38、投資人千萬不要忘記,本益比實際上的變化,不是受實際發生的事情影響,而是導因於金融圈目前相信什麼事情會發生。
39、一支股票的價格到底「便宜」還是「偏高」,唯一真正的檢定標準,不是目前的價格相對於以前的價格是高是低,而是這家公司的基本面顯著高於或低於目前金融圈對那支股票的評價。
40、真正值得投資的公司,缺之不可的兩種人員特質中,企業經營能力只是其中一種。另一種特質是誠信正直,也就是公司經營者必須誠實和擁有高尚的人格。
41、一家公司的所有人和經理人,總是比股東更接近公司的事務。如果經理人不覺得對股東負有受託責任,股東遲早沒辦法從中獲得應得的利益。只顧追求私利的經理人,不可能在身邊培養起一群熱情洋溢、忠誠奉獻的得力左右手—一家公司要成長到無法再靠一兩個人控制的地步,絕對必須這麼做。
42、好運易生怠惰。現在最困擾我的事情,不是損失最慘重的事情,而是良好的原則運用時漫不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