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勇氣」讀後感


這本書是我看過的財經書裡,無論字數、厚度、重量都名列前茅的一本。頁數
591頁,字數應該在40萬字附近。我斷斷續續的看,花了幾個月才把這本書看完。

這本書一共分為3篇,第一篇「序幕」,講述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的家族背景(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成長及求學史(大學讀哈佛、研究所讀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狀況(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聯準會理事)及剛當上聯準會主席時的種種經歷。第二篇「危機」,交代從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後來演變成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這段期間柏南克、聯準會、美國國會及美國其他相關機構如何應付一連串接踵而來的金融危機:接連拯救像貝爾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這間沒救成)AIG、美林證券、花旗銀行、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等美國重量級公司。第三篇「餘波盪樣」敘述為了讓低迷的景氣復甦,美國和全球許多央行開始實施QE(量化寬鬆)

這本書交代很多的細節,就像書中敘述柏南克在研究所1年級時,教授史丹利.費雪介紹他看一本「美國貨幣史」。並跟他說這本860頁的巨著,要不就是看得津津有味,要不就是昏昏欲睡。我一開始看這本書,就真的是會昏昏欲睡,常常看著看著就開始想睡覺,所以每次都沒辦法看很久。不過耐心把書看完後,讓我了解到原來一個美國聯準會理事或主席的養成和遴選是如此的嚴謹且慎重。而且也學到一些「經濟學」和政府決策的邏輯。

例如我以前就常覺得怎麼美國FED的決策常常很不利於股市(像最近就是,全球股市跌的哀鴻遍野,美國FED依然堅持升息。)但就像書中所寫的「升息就好比有一個小孩股市不乖,卻把所有的子女都打一頓」。我的眼裡只看到股市,而在FED或全球其他央行的眼裡則看的比較全面。對於是否升降息?股市只是FED或全球其他央行眾多考慮因素的其中一項。所以才會有時做出對股市不利,但可能對穩定物價或是避免經濟過熱有利的利率決策。

這本書裡講到很多美國或全球其他國家一些經濟問題發生時,政府處理的過程和事後檢討以及陳述為何這樣處理的邏輯。所以我想這本書如果是對金融相關科系(尤其是經濟系)、金融業者或全球金融決策相關政府部門的人來讀的話應該會覺得非常精彩,因為這算是一本金融危機處理的實戰書。2008~2009年發生近年來全球最大金融風暴,也是人類史上以前沒碰過的金融危機類型。對有心研究這次世紀金融風暴的人,這本前FED主席柏南克親自撰述的書會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此外書裡頭有一句話讓我讀了很有感覺與收穫。書中提到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講過的一句話:[歷史告誡我們,經歷長久相對穩定期的人易於做出過度之舉。]讀到這句話真是讓我心有戚戚焉!我之前華碩慘敗就是因為在前一檔的榮剛做的很順,讓我的風險意識下降而導致的結果。我從2009年開始也是大致上很順的做到20156月賣掉寶雅。這將近7年的日子我很少賠錢,就算有賠錢,相較本金而言虧損的金額也很輕微。可能過了太久的好日子,心態上謹慎度不夠,變得有點勇於冒險。結果就是在2015年下半年賣掉寶雅之後,有幾個月的時間我操作的不太順利,接連吃了幾筆敗仗直到前陣子才慢慢回穩。

而最近在研究王品這間公司,王品的高層過去也犯了類似的錯誤。在幾年前王品業績還沒開始衰退時,媒體三不五時就對王品歌功頌德,把創辦人戴勝益捧上天去。王品一度成為畢業新鮮人最嚮往工作的公司之一,戴勝益講的一些話和理念也時不時的就被拿出來報導。可能也是太得意了吧!王品後來展店時變得不謹慎,王品旗下某些品牌市場已經飽和了還一直展店。

而且對自己的集客力太過高估,大部份開的店都是街邊店,較少進駐百貨、賣場(現在開始改了)2014年底食安風暴時危機也處理不當。目前王品的董事長陳正輝在20157月的1442期商業周刊接受專訪時就說,當時食安風暴時看台灣王品甚至打算上街頭抗議就覺得怎麼會是這樣處理?以往的王品向來是顧客第一、同仁第二、股東第三,整個危機處理的方向卻扭曲成股東第一,和過去想法完全不一樣了,是很可怕的想法。在專訪裡他甚至直接重話批評之前的經營團隊,過去十年走的太順了,開什麼品牌都成功,一開門就客滿,媒體也很支持王品。風調雨順一片大好,很容易過度膨脹。他認為當時王品食安風暴危機處理成這樣,問題出在心態。「批評的聲音不太能接受,想說我這麼好怎麼可能會這樣子(出錯),很多資優生都是這個樣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論對個人、對企業或是對國家,很長時間一直很成功都沒有任何失敗有時也是件很危險的事。可能表面上看來不會,但長期的成功很可能會讓潛意識裡一點一滴的養成心態上的傲慢。期許自己未來除了能持續從失敗中獲取養分改正自己的缺失,也能在成功時不忘保持心態上的平衡。「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呀!加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