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力新、旺詮、飛磁、向華四合一法說會摘要及錄音檔(2017/01/23)

法說會摘要如下:

1、Ⅰ、奇力新將以1股旺詮換0.78股奇力新100%收購旺詮,旺詮將下市

     Ⅱ、奇力新以歐元1.33億元約新台幣45.28億元收購國巨100%持股的子公司Ferroxcube(飛磁)

     Ⅲ、奇力新以人民幣41167500元約新台幣2億餘元,取得中國大陸湖南沅陵向華電子公司49.9%股權

2、這三間公司的簡介及為何要收購或入資?

 

    

Ⅰ、Ferroxcube(飛磁):前身為飛利浦磁性事業部,16年前被國巨買下,在其領域市佔率世界排名第5,員工1155人,營收規模約19.15億新台幣。收購飛磁主要是因為 

     ①飛磁和奇力新在技術專長、產品應用領域、生產地區及客戶群上的互補性很高。像飛磁在歐洲強,奇力新是在亞洲強另外旺詮是東南亞強。奇力新在材料方面本  來就強,併購飛磁後更是如虎添翼。併購飛磁後新的奇力新在材料技術上面從低頻到高頻、從LOW POWER到HIGH POWER技術一次到齊全部到位,這樣子產生的綜合效益是會非常大的。

              ②飛磁在磁性材料上的技術是世界頂尖級的,以世界第二大的電感廠日本的村田來講它們的材料是向另一家日本廠商購買。奇力新收購飛磁後,奇力新就直接擁有生產  這些材料的能力。 

Ⅱ、旺詮(2437):國巨集團的晶片電阻廠,台灣前三大,世界排名第5,員工2000人,營收規模41.55億新台幣。收購旺詮主要是因為

    ①滿足客戶一站式購足的需求:

      以往客戶覺得奇力新品質、服務和價格都有優勢但希望奇力新除了電感之外也能供應其他產品。以往奇力新做不到,併購旺詮後就可以增加產品線,滿足客戶一站式購足的需求,像日本廠商村田一樣產品較多元化。

    ②奇力新和旺詮在技術和客戶也有許多互補的地方:

       奇力新在黃光製程方面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也已經有現成的機器,而旺詮在走小型化的時候會需要黃光製程的生產技術。合併後旺詮就不必再耗費資源開發這方面的技術和買機器。像奇力新在協同客戶設計電路時除了電感產品外還會需要搭配微電阻類型產品,這方面是奇力新積極想要開發的加值性產品之一,而旺詮同樣也已經有現成的生產技術、經驗和機器。

 

Ⅲ、向華電子:中資背景,員工450人,營收4.15億元台幣,除了是一家專業電感廠外也是奇力新的設備供應商。會入資向華電子的原因是

      ①能降低成本:

        因為它是中資背景,向華電子在當地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像是土地、廠房不用錢、貸款0利率甚至在招募工人時當地政府還會給予各項協助。這些都是只要是 「台商身份」就不可能擁有的優勢。所以一些比較成熟比較低階的產品,以往奇力新因為其毛利較低,奇力新生產的效益不大而不得不一一放棄。入資向華後就可以明顯的降低奇力新在這些產品線的成本,擁有可以和其他中資廠商競爭的條件,也就是說用紅色供應鏈去和紅色供應鏈對抗。而向華電子可以得到奇力新優質客戶的資源和奇力新技術上的奧援並能迅速擴大其營運規模而不會營業收入有一餐沒一餐的,所以是互利互惠的結合。

      ②具設備自製能力:

        奇力新和向華訂購設備後驚訝的發現其產品的精密度和生產良率甚至比台灣廠商的產品還要好,後來才知道其設備團隊也是來自台灣。以往奇力新都是將想法跟設備供應商 講,並耗費許多時間、金錢及人力資源和設備供應商一起協同開發新設備。但是奇力新不可能去要求供應商只做奇力新的生意,其結果就變成辛苦得來的生產技術很容易就外流而無法建立起生產的技術門檻。像日本廠商村田的做法是和設備廠商協同開發到90%~95%的程度,後面的5~10%村田自己拿回來自製。因為廠商不可能知道村田拿回去之後,後面是怎麼修正怎麼做出來的,這樣生產技術就不容易外流。

收購飛磁、向華電子、旺詮這三家公司,往上我們可以發展更有競爭力的材料,拉大我們和競爭對手的距離(飛磁)。往下的話可以降低奇力新的成本,增加成本的優勢,反攻以往被迫放棄的市場而且可以擁有設備自製的能力避免生產技術外流(向華電子)。而技術上可以擴大我們的技術領域,增加產品線提供客戶totlal solution(旺詮)。做這樣的佈局奇力新可以在客戶群、客戶黏著度、技術、產品種類、材料、設備自動化、成本等等方面構築和同業差異化的競爭力,建立強大的競爭門檻。

 

3、為什麼入資向華電是49.9%而不是過半數的50.1%?

 答:如果是過半數的50.1%向華就變成「台商」,那原本買它就是要它具有的一些優勢就全沒了。所以讓原來的人當董事長,讓對方有多一點好處這樣其實對奇力新比較好。

4、收購飛磁的價格1.33億元的合理性是怎麼評估出來的?

答:畢竟飛磁的母公司國巨也是上市公司,如果賤賣飛磁國巨對股東無法交代,而如果收購價太高對奇力新的股東也無法交代。所以飛磁的價格是和會計師、產業專家評估過後對國巨有利又算合理不過高的價位訂下來的。

關於飛磁的收購價可以看這篇新聞,我覺得12倍本益比、2.5倍淨值這個價格不算貴: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23004287-260410

 

5、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購併這3間公司怎麼這麼突然?

答:

      飛磁在16年前被國巨買下時就有考慮可以和奇力新合併,所以像飛磁和奇力新的大陸東莞廠就設在一起,兩家公司的廠房都緊鄰著。但那時奇力新和飛磁從營收規模和技術能力相比等級都差太多,奇力新根本沒有資格去談併購飛磁這件事。但這些年來奇力新一直不斷成長壯大技術能力也有上來,加上在和飛磁幹部的互動中就一直覺得兩家公司其實可以一起合作。像是前陣子和飛磁的總經理聊天聊到它們預計的一些資本支出項目,有的項目奇力新已經有了而且產能也還沒填滿,飛磁和奇力新合作的話可以直接用奇力新現成的設備就好。旺詮也是類似情形。所以會有這次的併購其實已經醞釀很久並不是突然才想到要做這件事。

     向華的話是和它們的合作過程發現它們的產品很好,但客戶基礎不夠大空有技術沒訂單,像最近奇力新就下不少訂單給向華買設備把它們的產能塞滿。奇力新也有很多優質客戶,向華如果透過奇力新的銷售渠道也可以很快拓展它們的業務。向華具有台資企業不可能擁有的成本競爭優勢,奇力新則有客戶、技術和國巨集團的資源,彼此具有互補性。本來董事會是想說先通過飛磁和旺詮的併購案,向華的case就不急慢慢來。但因為也有同業在和向華洽談,奇力新為免這個機會被搶走所以決定這三家公司同時進行併購和入資。

6、這次四合一併購案後負債比率會拉高多少?

答:預計會增加3%,從62%變65%。

7、收購飛磁的錢要從那裡來?

答:奇力新在銀行端原本就還有額度,加上奇力新、旺詮、飛磁三家公司的現金流量都不錯,如果真的還不夠的話可以再找銀行再談。

8、收購後毛利上的綜效會怎麼樣?

答:當然會很正面。對奇力新而言目前毛利率29.7%,本來就預計要跨入30%~40%的階段,併購綜效發揮後希望能到40%出頭。向華、旺詮目前是20~30%的水準,綜效發揮後希望能站穩30%以上,飛磁的目標是希望往40%以上衝刺。

9、飛磁和旺詮都是國巨集團的公司,有必要合併嗎?

答:有很多生產製造、技術或材料的研發及人力、機器等各項資源的分配都需要很緊密的合作,如果僅只是跟對方買賣產品的這種合作程度遠遠不夠,所以併購是必要且迫切。另外飛磁雖然是國巨的子公司,但國巨在做的東西和飛磁彼此間比較沒有互補性。反而奇力新和飛磁比較有技術上的互補性和上下游關係,因此兩家公司做合併。

法說會完整錄音檔下載鏈結http://sync.hamicloud.net/_oops/steven_1752/niu (格式:mp3檔 ;大小:98mb;長度:70分鐘44秒)

主要說明的人是奇力新營運長郭耀井、奇力新研發總監鍾瑞民、奇力新總經理鍾世英這3位,另有Ferroxcube(飛磁)鄭總經理及旺詮1位副總經理列席,只是這2位在說明會中沒講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