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資料來源:東陽2016年3月海外法說會檔案)
1319東陽日前公告2016年2月營收15.76億,年衰退4.49%。出現這個數字我蠻意外的,因為2月中還有追到東陽一則新聞說東陽年假壓縮到剩下3天,除了小年夜本來放假變加班,年假也提早收假。所以我原先預期東陽2月營收應該是要成長的。後來打電話CALL公司,以下從東陽公關得到的回應:
1、是部份廠年假壓縮到剩3天,不是每個部門每個廠都這樣。
2、衰退的主因是因為農曆年節工作天數減少的關係。
這個理由有點不是很能說服我,因為2015年的過年也是在2月,今年2月的工作天數並沒有比2015年2月少,而且其他汽車零組件廠2月營收成長者不在少數,所以我就自己去追原因。
如圖一,2015年東陽的營收AM佔66%,OEM佔34%(註1)。東陽年節加班的主因是今年冬天發生負北極震盪,造成霸王級寒流侵襲北半球。天候不佳的關係,交通事故大增,AM訂單大量湧入。所以雖然資料上查不到東陽2月營收AM及OEM的個別營收數字,但問題應該是出在OEM的業績身上。
註1: AM:副廠售後維修零件 OEM:原廠委託製造(新車零件)
東陽OEM業務主要分為台灣和中國這2塊,其2015年的營收比重分別為OEM-台灣佔10%,OEM-中國佔24%,個別分析如下:
一、OEM台灣:
如下圖,東陽OEM台灣近3年都維持成長趨勢,但是2016年1月衰退13.15%。2月份雖無法單獨查到東陽OEM台灣的營運數字,但根據一些蒐集到的資料側面推測應該也是衰退的可能居多。
圖二:
(資料來源:東陽2016年3月海外法說會檔案)
經蒐集資料後研判可能原因如下:
1、台灣車市冷淡
1月銷售量47477輛(含小型商用車)較去年同期衰退1.11%,2月份更慘銷售量21561輛(含小型商用車)較去年同期呈現大幅衰退13.5%。累計前2月銷售量約6.9萬輛較去年同期衰退5%。3月份目前為止,根據最新的新聞,車市買氣依舊和2月份都同樣冷淡。除了今年第一季沒什麼新車發表刺激買氣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台灣經濟疲弱、內需不振。
未來可能改善因素:
① 6年以上舊車換新車貨物稅減稅5萬元政策效益:
目前剛開始實行1個多月還沒有很顯著的效果。此項政策為期5年,未來應有一定程度支撐新車買氣的效果。
② 車商撩落去大力加碼優惠:
台灣車市第一季目前為止的爛表現把台灣車商嚇到,除了全面幫消費者代墊5萬元貨物稅減稅補助,更提前加碼許多優惠期望能刺激買氣。
③ 油價仍屬歷史低檔有利車市
④ 台股止跌回升:如能持續攻堅,有利車市買氣。
未來可能不利因素:
① 台灣經濟持續疲弱:景氣對策信號持續亮藍燈,央行降息救經濟。
2、國產車市佔率節節敗退
近年來進口車銷售佔比持續提昇,尤其MAZDA車系除了MAZDA5維持國產之外,其他車款全面進口化的策略非常成功,讓MAZDA的業績大幅躍升。台灣車市生態的改變,讓很多台灣車商的政策開始改變,新車進口化趨勢成型,這對東陽OEM台灣的業績應該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未來可能改善因素:
① 國產新車陸續上市:Luxgen S3預計4月上市、Hyundai Tucson、重量級國產新車Honda HR-V、Toyota Sienta(Wish的替代車款)也會在今年發表,不過目前車商預計HR-V和Sienta這2款車今年第四季才會上市。
② 日圓升值:日圓相對台幣匯率自2015年6月貶到相對低點後就一路升值,日前宣佈負利率政策後,日圓更不貶反升。近10個月來台幣兌日圓從最高的4.047到近日約3.45元,日圓升值14.75%多少削弱日本進口車競爭力,且目前日圓仍處升值趨勢中。
圖三:
(資料來源:鉅亨網)
③ 東陽OEM外銷比重提升:東陽OEM外銷客戶佔OEM台灣營收比重自2014年的43%提高到2015年48%(如圖一所示)(2016年1月已拉到52%)。如能持續拉高外銷的營收佔比,將能減少國產車市佔率節節敗退對東陽OEM台灣業績的衝擊。
未來可能不利因素:
① MAZDA5、Toyota WISH、INNOVA今年6月停產、HONDA年底預計上市的重量級中型房車CIVIC 10代很可能也改採進口,取代目前的國產CIVIC 9.5代、NISSAN TEANA庫存用盡後預計2017年停產,屆時國產大型房車將僅剩TOYOTA的CAMRY。國產車市佔率目前仍處持續滑落的趨勢當中。
二、OEM中國:
1、中國車市成長趨緩:
2014年中國車市成長6.9%但2015年上半年中國車市表現低迷,甚至一度面臨衰退的窘境。直到中國國務院在9月出台排氣量1600cc以下小型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刺激方案後,單月銷量連續5個月成長。2015年中國車市銷量最後是成長4.7%(東陽OEM中國成長率6%優於車市),成長率跌破5%。
2016年元月銷售量開紅盤達250.6萬輛,較2015年同期成長7.72%。但2月份銷售量158.1萬則較2015年同期衰退0.9%。累計2016年前2月汽車銷售408.7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4.4%,中國車市成長力道有越來越弱的跡象。
未來可能改善因素:
① 活絡車市列為中國政府目前重點政策之一: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波動度較大,股市跌跌不休的前提下,中國政府正在將汽車做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3月初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汽车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大约占四分之一左右,稳住汽车消费对稳增长、扩消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稳住汽车消费,国家已经出台了减征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且还在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总的思路是,从汽车全流通链条着眼,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三个环节发力,拉动新车增量、盘活二手车存量、促进黄标车等老旧汽车减量。」
過去中國中古車市場受到各地方政府紛紛出台「限遷」(註2)政策的鉗制,讓中國二手車價格差,車主舊換新的積極性降低,是中國新車銷量成長低迷的重要內因之一。目前觀察中國政府的發言,繼2015年9月出台1600cc小型車購置稅減半後,應該2016年中國政府很有機會再出台其他刺激車市的相關政策。
註2:二手車為一般老舊車輛,異地遷入的二手車會增加當地汙染,對當地的環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壓力。另外也對地方政府的稅收沒有任何幫助,而且之後老舊車輛的環保治理卻需要地方政府稅收補貼。所以中國各地方政府對於外地遷入的二手車採取限制環保標準、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這些車輛大量流入本地市場。中國約有95%以上地級城市採取限遷政策,嚴重阻礙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也壓抑新車舊換新需求。
未來可能不利因素:
① 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拉高:
圖四: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②中國股市表現不佳:
中國股市仍屬空頭格局,雖暫時止跌但無明顯回升跡象,若中國股市持續表現不佳將繼續影響汽車買氣。
結論:
OEM台灣:
油價處低檔及舊換新貨物稅補貼就算能抵消台灣經濟疲弱、內需不振的因素。新車進口化的趨勢也對台灣國產車產業殺傷力很大,除非外銷比重迅速拉高,否則東陽OEM台灣2016的業績應該免不了會陷入衰退。不過還好OEM台灣只佔東陽10%的營收,其中又有48%將近一半是做外銷市場,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OEM中國:
看來中國車市應該是陷入低度成長的狀態,不過對東陽比較有利的是它很早就切入中國OEM市場紮根極深。管理及技術也具有優勢,越來越能接技術層次比較高的單子。所以從基本面來看東陽OEM中國2016年應該還是能持續成長,至於能否有較大幅度的成長可能就要看中國車市的政策面。根據目前查到的消息指出,中國政府可能5~6月就有機會出台新的刺激車市的政策。
個人預估:東陽元月稅前純益3.65億元,扣掉匯兌收益後本業單月稅前純益約3.22億元,本業稅前EPS0.54元表現令人驚艷。在東陽本業獲利能力較去年大增的情況下,目前評估東陽2016年稅後EPS仍能達到原先的預估範圍落在3.5元~4元這區間,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否能更上一層?則再做觀察。東陽股價目前在歷史中值再高一點點,以目前預估的獲利水準,本益比仍屬歷史偏低的區間,持股維持續抱。
據目前蒐集的資料東陽營運有利及不利因素更新如下(更新時間2016/3/14)
利多:
1、油價低有助汽車銷售
2、油價低開車機會多(碰撞機會多)
3、原料便宜:鋼鐵、石化原料PP、ABS價格低
4、匯率低:目前新台幣匯率在33元附近,是近年相對低檔有利接單
5、北美汽車保有率2.4~2.5億輛在歷史高檔(維修市場大),中國汽車保有率持續成長預計2020年超越美國(目前1.3億平均每10人有一台車)
6、AM市場每年10%速度增長
7、中國小車(1.6L)購置稅減半(2015年10月1日~2016年底),台灣舊換新且出口可抵貨物稅。2016中國政府可能會再出台新的車市刺激政策。
8、今年起降低資本支出,有利降低折舊提升獲利。
9、產線全面自動化,生產效率提高,成本下降。
10、中國競爭對手不及東陽管理及技術效率
11、要有足夠多的產品種類才能滿足客戶需求,東陽有16000種模具。每套模具400~500萬台幣開發需時6~8個月,約640億~800億的競爭門檻。
12、過去殺成一片紅海的鈑金,產業秩序轉佳。原本不利因素的反托拉斯訴訟已和解,未來不再受干擾,可以無顧忌的衝刺鈑金業績。
利空:
1、 營收成長幅度約10%上下,較難有大幅成長機會
2、 匯率採自然避險,獲利易受干擾。
3、 台灣車市新車進口化趨勢,嚴重影響台灣國產車產業
4、 台灣經濟疲弱、內需不振影響車市買氣
5、 中國車市陷低度成長
7、汽車防撞科技進步,不利AM市場
8、大廠零件設計申請專利保護,不利逆向工程開發的AM市場
擴產計劃:
一、2015年:年底台灣台南AM電鍍廠(全球最大單一電鍍產線年產能312萬支,2016年第一季投產初期每月產能10~12萬支)、第4條鈑金生產線自動化、AM5廠新廠
二、2016年:第二條OEM電鍍生產線(年產能200萬支)、OEM廠擴廠
以上為個人觀察到東陽2月營收衰退的可能原因。研究心得免費分享,如有錯誤疏漏之處敬請見諒,參考後投資風險請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