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8電訪1777生泰發言人謝榮彬內容

我:「想請問7月份營收衰退原因為何?我知道你們以前也有過本來每個月都成長,某1~2個月營收衰退後又恢復成長的情形。但還是想問一下上個月營收衰退的原因是什麼?」

謝榮彬:「這個主要是因為有時我們的客戶會提前或往後拉貨的關係。上個月營收衰退是正常的短期波動,並不是公司有出什麼事,如果有狀況的話我們會告知。」

 

我:「請問預計年底的擴產計劃目前還順利嗎?」

謝榮彬:「我們公司擴產後並不是機器到位就能生產,還要通過許多認證確認產品品質後才能生產,所以還要隔蠻長的時間效益才會出來(這跟股東會上公司派的回答一致)。我目前都常跑國外(謝榮彬本來是生泰總經理,為了專心開拓日本市場才自願轉調營運長兼發言人)所以常常不在,如果我有在台灣時,有問題都歡迎來電詢問。」

結論:

我自己買生泰主要有幾個原因①至少到2020年新藥專利到期的數量都足夠維持原料藥產業的榮景②生泰切的進很難進入的日本原料藥市場。日本市場要求的雜質淨度是其他市場的好幾倍以上,所以進入門檻很高,毛利也相對高出甚多。而日本學名藥(原料藥廠的客戶)的佔比目前已成長到5~60%,未來3年預計持續成長至80%③世界各國財政困難,學名藥(副廠)相對新藥(原廠)便宜許多,所以提高學名藥的使用比率是目前正在持續的趨勢。

以上的原因我覺得無論景氣如何,至少未來3~5年都不太可能發生變化。景氣再差也還是要吃藥。日本或世界其他國家不可能一下子財政轉好,然後又改回來用原廠新藥。專利何時要到期也是確定已知的,不可能突然又延長專利時間。所以很長期我不知道,但至少未來3~5年我是看好生泰的基本面。所以目前決定維持續抱。

當然生泰也有缺點,中國、印度、東歐這些後面的追兵依舊在,它們總有一天技術會追上來。技術層次高的歐美國家廠商,以前無法顧及的藥品,現在產品涵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這樣多少會壓縮生泰的生存空間。另外我也可能會看錯,判斷錯誤。我只分享我的研究,並不推薦買進。所以要不要買,要不要賣再請各位自己決定吧!以上內容大家參考看看,如有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多多見諒並請告知以利改正,謝謝!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