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東風衛視「單身行不行」節目內容,錄影時我有點緊張所以前面我都像自閉兒一樣沒接什麼話,我的部份是在47分40秒左右開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另外我在FB上看到節目中另一位來賓施昇輝先生的粉絲對我的言論似乎有誤會,我也在此做解釋,並對如果有不小心冒犯到施先生和施先生粉絲們的地方致歉一下。
1、 這是我第一次進棚錄影,可能我表達的方式不好但我沒有貶低施昇輝老師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施老師的方法對我來講不適合我」。我在影片48’40” 和49’30”處有講到每個人個性不同,施老師的方法適合他但不適合我,並說我不是在批評施老師也不是說施老師的方法不好,是我自己不適合也沒辦法理解他的做法。就像影片中憲哥也有說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我自己的書裡第8站也有寫到「投資方法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的觀點。
2、 施先生的粉絲:「這位路人甲來賓(指我)程度很低說0050會變壁紙,他連0050會定期重選成份股都不知道。」
答:我雖然不是財金本科系畢業的但也沒有程度差到不知道0050會定期重選成份股。請仔細看影片,我根本沒有講過「0050會變壁紙」這種話。我是說台灣50裡面那50支成份股的股票不可能一夕之間變壁紙(因為施老師在錄影時有先提到台灣50的50支成份股不可能一夕變壁紙,所以我才順著他的話說下去)但有可能慢慢變壁紙。施老師在他的粉絲專頁說「台灣最大的50家公司陸續倒閉時,這時台灣經濟必然崩潰」。我不建議只單買0050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台灣的經濟有一天真的會崩潰。當台灣的經濟崩潰時,就算台灣50有重選機制,被重新選上的公司又再繼續跌,那台灣50還不是一樣會跌?然後就像我在影片裡講的,那你打算被套牢20年嗎?
我不是神我沒辦法預測台灣經濟未來是不是一定會崩潰?但我看到的狀況是台灣的經濟「正往崩潰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在我的書上第30站「看壞房市看好自己賣房買股票」裡有寫到我看壞台灣長期的經濟和房市所以把房子賣掉。另外我會做港股除了多一個市場可以有多一些機會可以選這個理由,也是為了未雨綢繆如果以後台灣經濟真的崩潰時我還有其他市場可以投資。
看看時事,看看自己生活週遭的人事物,你都不會像我一樣擔心台灣的未來?
3、 巴菲特都說買ETF好你竟然敢說買台灣50不好?
答:
據我所知道巴菲特推薦的是可以去買美國的ETF,尤其是他常提到的S&P500指數的ETF。他應該沒說任何國家的ETF都可以買(如果有說再請指正,謝謝)。巴菲特會這樣說的原因是,他預期美國還會強盛好一陣子,美國企業前幾名的公司也還會是世界頂尖企業。
基本上我也認同如果選股不好的人可以去買ETF,這樣賺錢的機率比較高,但我不覺得一直傻傻的只買台灣的ETF會是一個好主意。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國家的ETF可以挑,為何要只限制自己買台灣50,其他經濟沒疑慮的國家的ETF為什麼不能買。買台灣50我沒意見,「只買」台灣50我就比較不認同。台灣過去的經濟狀況讓台灣50有均值回歸的能力,跌了會再漲回來所以可以這樣做,未來不見得能一直保持過去的那種能力。台灣不是美國,過去在台灣50適用的方法,未來不見得還能繼續適用。
4、 不能只看結果賺不賺錢還要看過程:
就像影片中49’00”處我講的,我覺得選股比較能累積失敗經驗,累積能力。做股票每一次的交易都是一份難得的經驗,無論賺錢或賠錢只要過程中有用心參與、用心研究就能有所收穫。一次一次的交易,對人生歷練、交易經驗、專業知識、資金控管、心理素質、情緒控管等方面都可以累積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有應變能力。只做台灣50我就覺得比較難累積能力和累積失敗經驗。可能目前的方法適用個10年、20年,但如果20年後不適用了怎麼辦?到時不一定能再找到一個可以簡單獲利的方法,但卻一定會失去10年~20年累積能力的時間和機會。這也是我比較偏好選股的重要原因。
5、 我貶低施老師是為了想出風頭?
答:再重申一次,我並不想貶低施昇輝老師,我只是講出我的看法和疑慮。另外我的格局沒這麼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變很有名,我只希望是靠我的本事而不是靠貶低或攻擊別人。
6、 施老師也有反駁我呀!
答:影片中我在講我的投資方法時,施老師也是舉反對的牌子呀!本來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是很正常的,所以請不要過度解讀覺得我在批評施老師的方法。大家理性討論、互相切磋,請不要覺得我的言論是在攻擊施老師。
最後,如果我的言論有冒犯施老師的地方再次致上最深的歉意,那並非我的本意!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