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週去錄『單身行不行』的網路影片已經出來了!錄影時時間有限,以下是我覺得需要再補充的地方,再給大家參考!
1、寶雅的案例談到,當你的股票遇到狀況時要怎麼處理?我再補充幾點我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① 【買你了解的股票】: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在你買股票之前就要做,而不是出狀況了才在想該怎麼處理?首先你挑的股票要是你能『了解』能『駕馭』的股票。我當時買寶雅,它因為是生活概念股很容易理解,所以它出狀況時我才可以做那些處理方式來幫助我判斷要續抱還是要賣掉?我如果當時是買新藥生技股浩鼎或其他我沒辦法掌控的股票,出狀況我也完全沒辦法判斷該怎麼做比較好?
② 【用現金買股票】:不要用融資買股票,這樣你就不必擔心斷頭的問題。這樣出狀況時,你會比較容易保持冷靜。否則就算公司基本面很好,你也很可能迫於斷頭壓力在慌亂中做出錯誤判斷。
③ 【持股數量適度的分散】:我以前常常都單壓一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日子久了發現,單壓一支如果情況不如預期時有時真的會壓力過大,容易胡思亂想,做出錯誤判斷。也因為勝負只在一支股票上,現實的生活壓力,會讓自己比較沒耐心等待。但持股數量過多的話,因為人類的惰性,又會很容易擺爛而疏於照顧自己的持股,影響研究和追蹤的品質。每個人的主客觀狀況不一樣,自己再依自己的狀況去控制持股的數量。反正原則就是不要過度集中讓自己壓力過大,也不要數量過多過度分散,影響做功課的品質。
④ 【保持冷靜,盡力查證】:如同我在影片分享的內容,用各種方式去查證來幫助自己判斷該抱該賣?而不是憑空瞎猜。
⑤ 【心存疑慮不放心就賣了吧!】:如果該做的都做了還是沒把握,那建議還是把持股賣掉換現金為佳。機會沒了保留現金還可以等下次的機會,沒現金就什麼機會都沒了,以後就算看到了絕佳機會,也沒辦法獲利。如果進攻獲利和防守保本難以取捨時,我的經驗和心得是寧願保守一點選擇防守保本會比較好。「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沒把握的仗就別打了!
2、英誌的案例可能有人會覺得怎麼1~2元的股票也可以放空?因為當時股票只要『淨值』高於10元就可以放空(現在應該也是),所以即使當時英誌股價只剩1~2元但它財報上的淨值還有10元,所以當時我可以放空。那你也許會問,淨值有10元怎麼可能股價跌到1~2元?我只能說,淨值真的只是拿來參考,它並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而且也由此可知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的慘況。
3、講那14個可能有問題的徵兆,在講獲利平平的公司可能出問題那段。口誤講成大飲賣土地賣6.4億元,應該是買土地一買買6.4億才對。
4、我也會看錯賠錢,而且我事先不知道我何時會看錯。節目上有講到一些標的,那只是分享自己的看法,也當作大家選股的一個參考,有興趣再請自己去做功課研究,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