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部份內容有省略,對詳細內容有興趣請去公開資訊觀測站看法說會的影片內容
2、法說會簡報及會場錄影影片下載網址: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100sb07_1
3、如有錯誤疏漏之處請見諒,並請告知以利更正,謝謝!
4、純粹分享文章非提供投資建議,有興趣請自行研究判斷風險自負。
簡報部份:
{{公司近況}}
1、智邦有相當多的人力配置在研發方面,取得的專利有1000多件,算是國內網通業的資優生。不管在OEM、ODM、JDM方面智邦在全球都有重要的客戶,並有能力就近和客戶們一起做共同研發。我們在台灣北中南包括台北、新竹、台南、中國的深圳、上海、美國的東岸、西岸甚至歐洲都有為客戶設立一些研發的據點就近和客戶合作。
2、在竹南科學園區也就是智邦竹南廠的旁邊,將會架設一個雲端電信測試中心,未來產品能接受全方位的測試,將有助提高智邦產品的技術層次,對客戶來講也能得到最可靠的產品。
3、公司在三大產品線都有領先業界推出重要的高階產品,包括
① 『雲端數據中心』的OCP認證、400G交換器
② 『城域/電信網路』的4G/5G基地台、回傳路由器DCSG
③ 『校園/企業網路』的10G/25G端口配置、多速率交換器
滿足甚至刺激客戶的需要,也因此得到近幾季營運顯著的成長
4、目前產能配置
(2019)竹南新廠:5條高速SMT生產線、8條組裝生產線
(2011)新竹廠:3條高速SMT生產線、8條組裝生產線
(2005)中國深圳廠:19條高速SMT生產線、20條組裝生產線
{{財務表現}}
1、產品組合:
2、產銷區域
{{解決方案與技術趨勢}}
1、雲端資料中心解決方案Cloud Data Center Solution:
① 模組化100G/400G交換器:400G交換器的狀況大家很關心,2019年目前有開始出貨但數量相對較少。2020年開始400G可能會開始進入轉換階段,但是這個轉換的時間會拉的相當長,原因是資料中心的每個部份它不會一次全部轉換,它會一部份一部份的慢慢轉換
② 高密度100G交換器:
今年有很多客戶在佈建它們資料中心時開始需要這種產品,像是1U標準型32PORT100G的交換器,現在不同的網路架構和應用領域使用率非常高
③ 40G/25G/10G/1G交換器:
有一些還沒升級的資料中心還在用這類的交換器
2、城域/電信網路解決方案Carrier Access/ Telco Solutions:
行動寬頻部份:
① 4G/5G行動網路基地台回傳路由器(Disaggregated Cell-Site Gateway):大家一直對5G有很大的興趣然後很好奇5G會不會蓬勃發展然後帶給智邦很大的營收貢獻?那跟大家報告智邦一直專注在網路的基礎建設,那跟5G行動電話或是基地台跟小型基地台等產業比較沒有直接絕對的相關。而且5G的佈建會是一個一個營運商、一個一個國家、一個一個城市這樣慢慢的佈建,那它的佈建方式不會像資料中心這樣,一次就會有很多巨量的佈量。而且每個營運商它的測試、能力和跟它其它設備的相容性測試會花費許多的時間,所以這是一個很長遠的佈建過程。
固網寬頻部份
① 分離式局端光線路終端 XGS-PON Volt
② 被動式光纖網路終端 GPON vOLT
③ 100G L2/3 交換器Spine/TOR switch:過去在電信網路部份很少看到在用100G的交換器,現在越來越多100G的交換器應用在電信網路領域。
④ 聚集/邊緣 10G L2/3 交換器 Aggregation/access/data center TOR
3、校園/企業網路解決方案Campus/Enterprise Network Solutions:
① Wi-Fi 6 (802.11ax) 室內/戶外無線基地台Wi-Fi 6 Indoor/Outdoor AP
② L2/3/4多速率乙太網路交換器Multi-rate switch
③ 無線基地台控制交換器 Controller
4、技術趨勢:
智邦以前做 IP Centric做乙太網路,後來延伸到網路基礎架構Network infrastructure,這裡面包含了各式不同的網路連接。但在後來我們發現網路的連接它需要去執行很多的工作,像是運算Computing。所以我們需要幫客戶去解決很多在網路跟運算所需要連接甚至是優化和加速的問題。過去設計上網路跟運算這2個是分的比較開,目前看到的趨勢是這2個必須要結合。
5、資料中心(Data Center)技術趨勢:
① 400G交換器
② 儲存:過去資料中心儲存是用硬碟現在越來越多用SSD固態硬碟,用SSD可以加速資料中心儲存的速度,但是它還是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因為傳統的儲存是需要很多運算能力去把這些資料放到網路上連當到伺服器,因為它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每一個伺服器都會需要很大的儲存空間。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應用新的技術把儲存和網路連接在一起,讓資料中心的儲存虛擬化、快速化然後得到非常好的效能。
③ 資料中心和資料中心的連接:資料中心彼此的連結光纖數目沒辦法這麼多,所以我們就應用新技術提出2種解決方案。1個方案是單1個光纖達到200GB,另1個方案是單1個光纖達到600GB。
④另外在資料中心裡面,未來可能會達到更高的速度,例如800GB的交換器。過去我們在400GB的交換器裡面看到,光的這個比重佔的非常重,光的收發器(transceiver)的技術佔整個功率消耗會成為未來交換器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看到未來新的資料中心交換器裡面,需要更多交換以及光電轉換相關的技術整合到交換器裡頭。
⑤ 因為伺服器連結到交換器裡面需要網路卡,那網路卡的效能和速率就對跟伺服器的效能有很大的關係,在這方面我們也需要持續去開發可以對應到伺服器和網路效能的網路連結卡。
6、5G技術趨勢:
① 5G的基地台單元到先前提到的行動網路基地台回傳路由器,它需要1個有些特殊功能的室外型網路交換器。
② 5G的高頻寬需要很多比較高頻寬、高密度的100G或400G的匯聚路由器(aggregation router)
7、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略)
<<詳細內容有興趣請去公開資訊觀測站看法說會的影片內容>>
8、AI:AI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最近幾年比較得到長足的發展是因為它應用了深度學習這個領域。
AI這個領域以智邦的KNOW HOW和技術而言是可以去進入的領域,但其內容相當複雜,不像資料中心這產業就是比較單純的去做佈建,所以還需要很多的時間去看到AI這個產業的成長與發展。
問答部份:
問題1(投資法人):智邦100G的產品成績相當好,那剛剛有提到400G相關的產品,其中有提到收發器(transceiver)相當的重要,那請公司講一下400G的收發器(transceiver)這邊的狀況。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400G的收發器(transceiver)的開發技術已經成熟了,但是量產的技術還沒成熟,所以剛剛說到400G的轉換應該在2020年會開始。因為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光收發器產能的開發不會這麼快速,因為要量產技術要夠成熟那價格才會到一個合理範圍,然後才能刺激出需求。
問題2(投資法人):5G這個發展趨勢相當的明確,那年底或明年初開始也會有逐步的展現。想請問5G未來也像是想走開放式架構的趨勢,像是FACEBOOK發起的OCP架構。可以請總經理分享一下對這個趨勢的看法嗎?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電信營運商當然希望走開放式的架構,但因為網路架構的複雜度相對比較複雜而且它有很多舊的網路,它是不可能因為你要佈建5G它就把它換掉。所以它們會遇到很多相容性的問題,所以電信營運商它們當然希望朝著白牌(White-Box)的趨勢走,可是這是漸進式的,它會根據不同的網路的功能和技術的成熟性一個一個的去佈建。所以它跟資料中心的模式會不完全相同,因為要做很多互通性以及長期的測試。那另外在白牌這塊,我們看到軟體是相對比較重要的一部份,在電信等級的軟體這邊我們覺得現在相對的成熟度沒有資料中心這塊這麼高,這還需要有更多的公司願意投入到電信等級這塊。但從趨勢來看,電信營運商的確是希望往開放式架構來走。
問題3(投資法人): Google、Amazon可能會往400G走,但是Facebook、Microsoft可能往200G走,那從我們(指智邦)的角度來看,會不會也是這樣的模式?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辦法去評論客戶它們的佈建,那我們只能說每一種網路架構都是對應客戶它們的需求,那我們就是根據它們的需求去開發能滿足它們需求的網路設備,所以我們不覺得這是什麼比較大的問題。
問題4(投資法人):剛剛財務長有提到網路加速卡(Smart NIC)這部份營收成長很好,那這產品它會不會在CPU比較弱的時候它需求強賣的很好,但結果CPU越來越強時,它就被整合到主機板裡面去,然後未來的發展空間受限?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網路加速卡這塊就看你是要怎麼去看它?你的論點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是不對的,就看你的商業模式。比如說CPU越來越強沒錯,但它要處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那假如你的CPU是要拿來做生意的,那你要不要加速卡?那假如你不是,那你可以說我不要加速卡,我用Server去做那也可以,所以這純粹決定在商業模式的需求為何?
問題5(個人股東): 8月份營收59億和過往成績相比成長很大。想了解這是因為中美貿易戰提前拉貨的關係?還是有什麼其它的因素?那我們投資人比較關心的是這麼亮眼的成績還能不能持續?
回答(發言人):
我們業績每個月的表現不會是根據前一個月的需求而決定,都是我們長期跟客戶預估所產出的結果。我認為8月份的營收上來的原因並不能單去看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戰可能有佔一小部份的影響,過去智邦第3季其實都是比較旺季的季度。
問題6(個人股東):剛剛簡報上說明美洲的銷售佔比很高,那看了一下簡報上的資料,產能的比重大部份還是集中在中國大陸,那這樣會不會因為中美貿易戰被關稅問題影響到智邦產品的售價?
回答(發言人):
光從簡報中的產能配置數字(請參考簡報第4點)會覺得台灣和中國地區的產能落差蠻大的。但是像我們2019年開始啟用的竹南新廠所使用的機台和2005年啟用的中國深圳廠的機台是不一樣的,所以其實台灣和中國深圳地區的產能其實約略相當。除此之外為了因應中美貿易戰我們還有其它的配套措施,所以不會讓我們的美國客戶們受到關稅的影響
問題7(個人股東):請問營收未來還有成長的空間嗎?
回答(發言人):
公司的目標當然是希望營收能夠持續成長,然而這還是要看客戶給我們實際的需求,另外本公司未對外發佈財務預測,當然8月份營收59億這樣的數字,我們希望這不會是極限,本公司希望未來業績以持續成長為目標。
問題7(投資法人):
我們看到明年預計要慢慢轉進400G,但是目前100G的產品賣的非常好。那我們要怎麼去理解這個現象?這是因為客戶在它們的網路架構裡面有些部份留著升級400G,而有些部份不會升級而繼續用100G嗎?還是客戶會比我們預期的更慢一點的轉進400G的規格?如果是其原因是否可以跟我們說明一下?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這個剛剛已經有回答了第1個問題,要等生產技術成熟了才會開始慢慢的去做轉換,而且轉換了之後也不會一次到位,一定會先從你覺得影響比較小安全係數比較高的網路先開始慢慢的做轉換。
那你看到100G的量增加,這個原因除了資料中心的需求之外,還有許多其它的應用對100G的需求有出來所以也推升出貨量。
問題8(投資法人):
目前看到竹南廠的出貨量開始上來了,那除了竹南廠之外智邦未來還有沒有其它新的產能擴充計劃?
回答(發言人):
我們要擴充產能的考慮因素非常多,包括剛剛說到的我們的客戶給我們的預估、客戶佈建的速度、中美貿易戰、土地的取得、擴產的效益等等。目前來看竹南新廠的5條生產線還符合目前我們的需求,稼動率也算是相當的高。至於未來我們會不會再繼續擴充產能?我們會看我們接下來的預估,還有各種其它的因素做考慮來做決定。
問題8(投資法人):
感覺智邦目前的佈局好像要走像是思科的方向,那思科有它的規模,智邦有智邦的規模。那想知道智邦未來會把那些產品線逐漸的去做發展?
回答(總經理李志強):
其實我們沒有想要跟思科一樣,而且智邦一直來的文化就是「我們要不一樣」。當然你可能會看到彼此的產品線功能類似,可是基本的架構理念是相反的。因為思科是封閉式系統,而我們的理念是以開放式系統為主,然後讓客戶可以去拿到它需要的控制權,讓客戶要怎麼規劃會比較有彈性。那從那些產品線去做發展這個很難講,因為有的產品你不能只從營收的角度去看它,因為當你要成為一個領導廠商,你必須要去解決客人的問題,可能某個產品的營收不是最大的,但可能是客戶目前最困難的問題,所以智邦必須要幫它解決。因此我沒辦法回答你到底是那個產品?因為有很多的問題我們要幫它們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