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參加股東會篇:
去年因為不了解去參加香港股東會的作業流程所以進不了港股0752筆克遠東的股東會會場,只拿了年報和一些資料就走了。今年記取教訓,出發前1個月先請我在台灣的複委託券商做「委任」的動作。這是因為台灣的股票是直接登記在投資人的名下,在台灣開股東會就算沒有開會通知,也可以帶證件現場補單。而香港的股票雖然你可以自由買賣,但登記時是登記在機構(我的是登記在香港的類似集保中心的機構)的名下。要想出席股東會要先請你下單的券商幫你跟那間公司的股務登記委任你出席。(委任表格長下面這樣)做委任動作時會需要以下資料:1、出席股東會個股名稱及代號 2、護照上的英文名字,以我為例就是「LO CHUNG-LIANG」3、護照號碼 4、在台灣通訊地址的英譯(這可以去郵局的網站查詢)
有做這個動作後股東會當天帶著自己的護照到現場辦理報到就可以了!

報到程序完成,會印一張投票單給你(如下圖)。跟台灣開股東會時是一案一表決票不一樣,以這次我參加的東江股東會是全部表決事項都印在同一張紙上,給股東勾選贊成或反對,然後在右下角簽名確認,在投票時直接繳回這張就完成投票。

股東會全程主要是講廣東話中間會穿插一些英文(去年筆克遠東報到處的小姐說全程會說英文),講慢一點時,從前後文意思猜測大概聽的懂5~6成,講快一點時就8~9成聽不懂。東江集團的高層們都很客氣,面對股東們的問題都詳盡的回答,我用普通話問問題時,也特地用普通話回答我。會後還有一位執行董事張芳華看到我是從台灣來的特地來遞名片,並告訴我他也剛去了台灣一趟,讓人覺得很親切誠懇,沒有架子。
二、問答篇:(問題2、3因為是講廣東話我完全聽不懂,感謝一位香港股友幫忙翻譯)
在票數統計的等待時間,東江高層有開放讓股東們問問題。聽我在香港的股友說,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問問題,有的投完票就結束了,沒有開放問問題的時間,所以這次我算幸運。
問題1(我問的):
請說明一下東江和主要競爭對手JABIL相比有那些比較強和比較弱的地方?(註:東江競爭力很強沒什麼對手,我從香港「紅猴股評」版主在4月份東江工廠參訪文章裡知道,東江目前鎖定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美國的超大型企業JABIL,如有此問)
答:
捷普(JABIL)是一間規模很大的公司,你指的應該是JABIL底下的GREEN POINT(在台灣的綠點高新科技,以下稱綠點)。JABIL是透過綠點在做DMS(設計製造服務)。我們相對綠點的優勢有①我們更加專注,規模較小比較靈活,對客戶而言公司內部流程比較簡單、反應及投資決策比較快。而且我們一直是從事精密注塑模具以及注塑。他們相對而言工序比較多,我們在TOP Tier(應該是指高階)客戶裡面,我們在精密模具及要依賴注塑技術這方面的佈建我們比較專業而且是非常有競爭力。他們相對來講能力比較全面比較多元化,像是玻璃、纖維(這裡他講了個英文單字應該是fiber)物件的供應這部份比我們強。
問題2:因為做工業生產不會直接接觸到End user(消費者),公司有什麼方法跟現在的客戶關係扣得更緊?
答:
我們定位是一家技術型公司,不注意跟市場去開發關係。我們專注在技術層面,比方說跟客戶開發新產品,可能是新的智能手機,可能有密封件或外觀要求高的產品。我們會在客戶設計的前期介入,就是所謂的Early Involvemnet(早期供應商),因為我們接觸不到End User。
通常跟我們合作的都是行內第一的客戶,尤其是在他們所在的Market Segment(市場領域),都是做的最好的。通常這些公司的產品都比較創新,很多時候會用到新的工藝,做出比較漂亮的產品,往往這些需求要技術上的支撐,不然憑什麼比別人好呢?肯定是有獨特的工藝,或是品質要求的標準較高。我們利用技術上的關係跟客戶緊扣。客戶在設計階段未找供應商,就已經會找我們去研究。實際上之前我們都能deliver(實現),也就是達到了客戶要的品質
這問題是別的股東用廣東話問然後一位東江的高層回答,回答完後東江的主席李沛良又特別用普通話做補充,以下是他的補充。
李沛良:其實就是真功夫,一個公司的技術能力要達到客戶的要求才能夠保持這個關係。現在大客戶的整個供應鏈是清清楚楚,誰裝配的?誰提供的模具的?它們都一清二楚 ,而且它們也會干預,不會說置之不理。(這裡的意思應該指的是會積極管理供應鏈,並主動要求供應鏈廠商達到他們技術上、品質上、數量上、速度上等要求)
問題3:
今年的balance sheet(資產負債表)反映公司現金在減除銀行借貸後非常充裕,亦見到在report(報導)上有說過,最近投資了Precision Robotics(醫療用機械人平台相關公司)。那現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請問管理層將來會有什麼項目會投資,會如何跟核心業務做整合?
答:
我們自2017年下半年就計劃如何有效去使用現金。CEO剛剛已提過,未來幾年的發展應該會持續增長。我們會積極考慮同行內的併購,規模不算小的,正好利用我們的現金和銀行借貸。我們現在正積極考慮一些併購項目。
問題4(我問的):想問一下,東江這2年在手訂單有越來越強的趨勢,2017年底有揭露在手訂單有7.9億元港幣。現在又過了4~5個月了,想請問訂單增加的趨勢有比較強嗎?還是有減弱?
答:截至今年2018年第1季(3月)為止,目前的在手訂單有比2017年底更多。
三、費用篇:
去年筆克遠東股東會是住北角灝美旅舍1晚914元台幣(如下圖),房間和浴室都非常小,浴室空間就像照片那樣(上廁所時可以洗頭的設計概念?)而且房間可能因為潮溼的關係還有股霉味。去年實在是省錢省過頭了,住1晚900多的房間有點虐待自己而且也睡不好。
所以今年多加了400多的預算。改住北角M1酒店 1363元台幣(如下圖),今年住的就舒服多了。
機票:長榮航空經濟艙 5671元,台北飛香港起飛時間12:40 香港飛台北起飛時間20:55
吃+買八達通卡及儲值150港幣(像台灣的悠遊卡)共花2451元台幣
其他:機場快捷線來回票205元港幣約台幣780元、香港中國移動4天上網+電話卡(每日1GB)台幣200元
總計參加股東會費用:1363(住)+5671(機票)+2451(吃+八達通)+780(機場捷運)+200(上網卡)=10465元
去香港參加股東會費用大概1萬元台幣,雖然比參加台灣的股東會開銷大但其實是還好不算太多。
只是香港是世界有名的購物天堂,很多東西在香港買都是世界相對低價貨色又齊全,購物中心超多很好逛很好買。像這次我就「不小心」多買了個BurBerry包給我老婆、一個萬寶龍皮夾給我自己(舊的爛掉了)、還有卡通餐具給小孩,大失血了5萬多台幣,這算是去香港參加股東會的另類風險。